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做猎头的跟单经历与大家共勉。你是否曾经也有类似的经历?
接到A集团委托,寻某工程岗位一职。第一轮推荐了3名候选人,经过企业经过多番选拔后给002下了offer,但002却是我最不看好的候选人!(当然,从简历面上看该候选人非常适合,但是总想着企业面谈后肯定会pass。)
候选人002很早以前接触过,不是十分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,自己适合怎样的企业,想操作怎样的项目,唯一明确的就是希望薪酬一定要高。推荐该候选人,完全是出于“门面”考虑。
在推荐给企业后,企业要求正式接触候选人002,并且2周后企业给候选人发出了offer,上岗时间经过三轮更改后候选人最终同意并接受。但,在要求做候选人背景调查时,候选人迟迟不肯提供证明人联系方式,并且最终放弃该岗位。
1、薪酬比目前低5万,且福利方面无住房公积金,家人不赞成跳槽。
2、职位比目前企业低,目前企业项目体量大于A客户的体量。
3、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原因,我并没有去深挖候选人放弃的原因,没有进行深入的说服和沟通工作。
1、此时我也正处于多个岗位“成交在即”期,对于这样的候选人,一方面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关注,直接交由助理跟踪,从初试、复试到最后的offer谈判都由助理在跟进。
2、更多的是通过此case提升团队成员的全面跟单能力。在其中,我只参与了意向工作,便是候选人薪酬和上岗时间的确认,并且对此offer无歧义。从头至尾我对该候选人并不看看好,因此不愿投入多的精力。
3、即使候选人最终上岗,也最终过不了保证期的心理让我选择“放弃”。(因为,补岗很痛苦啊!)
1、对于这样的候选人“放弃”的心理贯穿始终。因为觉得不适合企业,所以没有做更多的本职工作。在跟进这个case时,顾问的立场不明确,报着侥幸成功的心理在跟单。
2、内心力量不强大,全凭主观判断,没有攻克“不可能”的勇气!
3、工作失职,没有把公司和企业客户的效益放在第一位,没有对于整体的风险进行控制。
4、顾问根据自己的“喜好”来选择跟进或者放弃,在万千的候选人中,总有“喜欢”与“不喜欢”的人,出于职业性以及工作的需要,顾问自身必须有一定的耐心,不断磨练自身心智!以后这样的候选人仍会遇到无数,如果不勇敢去面对和突破,以后依旧会同样选择放弃!